宋青松:写自己的作品,唱自己的作品
心路历程: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》
主持人师学辉(以下简称主持人):
您91年创作了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》,这个歌我们一直觉得年代特别久远。
宋青松(以下简称宋):
应该说二十来年了。
师:
我感觉自己从小就听这首歌,一路这么成长过来了,这个歌您当时创作的时候,有感而发,您谈一下当时的故事是怎样的?
宋:
应该说当时写这首歌的时候,我已经不当老师了,已经到了宣传部工作,但是我觉得我对老师的认识有这么一个阶段,一个是当学生的时候,那个时候看老师,高高在上,就像词中写的,很神秘,很神气,很了不起,觉得老师无所不能,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,这是第一个阶段;第二个阶段呢,就是当老师的阶段,我当过七年的中学老师,在这个阶段,就对老师有个平等的认识,和有了切身的感受,感到了一些高兴的事儿,同时也有一些无奈,比如说送走了一届届学生,看学生们走向了天南海北,有的成为优秀的人才,但是自己一直守着一个空空的教师,“放飞的是希望,守巢的总是你;举起的是别人,奉献的是自己。”这是第二个阶段;第三个阶段,是我离开教育战线以后,因为接触了其他的一些行业和其他的一些工作,觉得和其他的工作来比较,站在社会的角度来比较,教师这个行业确实是比较清贫的,比较单调的,“写下的是真理,擦去的是功利”。我们向学生传播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,但是自己却没有任何功利的东西,这是对于老师的一个认识。正是这些认识写下了这么一首词。
我那时候刚有了儿子,有了孩子以后,当父母了,当父亲了,就让我想起一句话,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不养儿不知父母恩。我就写了另一首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”,就是《长大后我也当了父亲》。
校园歌曲活动寄语:今天创作出作品来充实自己的未来
师:
我们现在在做“全国校园歌曲征集演唱评选活动”,您对我们这个活动有什么样的寄语,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期望?
宋:
我觉得搞校园歌曲评比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,校园歌曲大概唱响于八十年代,那时候正是我们的青春期,应该说我们这代人,在我们的青春期,有很多很好的校园歌曲,像《外婆的澎湖湾》,等等,像《校园里的白杨》,有港台的有我们大陆的,有很多的校园歌曲。但是这些年来,应该说我们整个的歌曲流行的趋势是很多的,是很多面的,但是真正反映学生心声的作品我觉得相对来说还是少,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歌曲,我们这代人会记住我们的校园歌曲,但是当现在的孩子长大以后,他们的青春,他们的学生时光,靠什么来回忆,那么就需要他们今天创作出来的作品,来充实他们的未来,甚至影响他们一生。
师:
所以您也希望我们这个活动能越办越好。
宋:
我想通过这个唱响校园,这么一个活动,鼓励我们更多的学生,写自己的作品,唱自己的作品,而不是来复制别人的东西。这样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。我也愿意支持这个活动,也祝贺这个活动能取得圆满的成功。
师:
谢谢您宋老师!